国际交流

Exchange

2012年10月9日-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以下简称“HIST”)和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以下简称“对地观测中心”)共同承办了“第一届世界遗产空间技术培训班”。来自伊朗、斯里兰卡、柬埔寨、缅甸、老挝、朝鲜等15个亚洲发展中国家的20名世界遗产管理和研究人员在北京进行了为期20天的培训。
培训班于2012年10月9日开班,HIST副主任兼秘书长洪天华主持了开班式,AIR和HIST主任郭华东致辞,对全体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就空间技术在世界遗产管理和保护中的应用、对地观测中心的科研设施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对学员的培训和学习致以良好的祝愿。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曹京华赞赏了HIST培训班的组织工作,简要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的国际合作情况,表示今后将对HIST予以更多支持;国家文物局文保司司长关强向培训班的成功举办表述祝贺,并向学员介绍了中国在世界遗产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表示希望与亚洲国家开展相应的合作。王心源副主任对HIST及依托单位AIR作了介绍。

国籍 姓名 授课内容 机构
中国 王振宇 中国科学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
中国 郭旃 中国文化遗产分布情况及保护现状 国际遗址古迹理事会
中国 张兵 遥感技术及应用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法国 Ishwaran Natarajan

世界遗产公约和世界遗产概况;

 亚太地区的世界遗产的现状及挑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Mario Hernandez 全球气候变化与世界遗产保护; 空间技术及其应用
中国 张万昌 自然灾害和世界遗产保护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意大利 Stefano Campana

空间技术在发现和监测遗产方面的应用

; 空间技术在世界遗产现状分析中的应用

锡耶纳大学
南非 Heinz Ruther 空间技术在在记录遗产数据方面的应用 开普敦大学
中国 孙丽平 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的实践 超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