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上午,由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三亚市政府主办的“海上丝绸之路空间认知国际会议”在三亚市闭幕。作为此次研讨会的一项重要成果,大会发表《关于开展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国际合作的三亚宣言》(以下简称《三亚宣言》),并签署《关于建立海上丝绸之路对地观测合作网络的意向书》。28国代表一致同意建立“海上丝路空间地球大数据联盟”。
宣言指出,国际对地观测领域正在迅猛发展,对地观测技术在应对资源管理、防灾减灾、农业与粮食安全、遗产保护、城市化和全球变化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宣言呼吁,汇集各方面力量广泛开展对地观测领域的科学研究,打造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增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对地观测方面的能力建设,培养对地观测领域的人才等。
在此前26日下午组织召开的“海上丝绸之路对地观测合作圆桌会议”上,来自中国、印度尼西亚、泰国、柬埔寨、缅甸、老挝、斯里兰卡等10余个国家的专家们围绕各国需求及潜在国际合作研究领域、国际合作平台和联络机制、发起大型国际性合作计划和项目等内容进行互动交流。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为了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合作,实现空间对地观测数据的共享和应用,有必要建立“海上丝绸之路”对地观测国际合作网络。
为期3天的“海上丝绸之路空间认知国际会议”以“空间观测助力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来自28个国家的30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通过了将“海上丝绸之路空间认知国际会议”办成两年一次的系列国际会议的决议,由不同国家或地区轮流举办。第二届会议将于2017年在香港召开。
圆桌会议
圆桌会议参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