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遗产

Digital heritage

丝绸之路南道中段线路变迁及其驱动机制

时间:2016-01-24


 ——且末于阗段遥感考古研究

1. 项目名称:丝绸之路南道中段线路变迁及其驱动机制——     且末于阗段遥感考古研究
2. 项目负责人:王心源
3. 项目组成员:王心源、刘传胜、杨瑞霞、荆林海、毕建涛、骆磊、项波
4. 项目委托单位: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5. 项目起止时间:2013.1.1-2016.12.31
6. 项目概况:
     丝绸之路南道中段随绿洲、城镇、沙漠的变化时有变迁,其中且末于阗段因为处于阿尔金左旋活动断裂活跃段、西来水汽渐少区、南来河道短促段等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背景,此段丝绸之路线路变迁尤甚。由于距今久远、文字记载不详,仅有较大古城镇遗址尚可寻觅,有关线路迁移的细节更难以恢复,而关于丝路变迁的原因又是多种解释。
     本课题利用空间信息技术,研究干旱区人类遗迹(城镇、墓穴等)和自然痕迹(现代与过去的绿洲及水系、断裂构造等)识别与提取新方法,建立遥感对这些自然与人文特定地物目标综合判释的标志,建立特征地物时-空关联分析模型与古人类遗迹预测模型,数字化再现重要历史时期丝绸之路南道且末于阗段线路变迁空间格局,研究导致该区段线路变迁的直接原因与驱动机制——气候变化、构造运动对研究区水系变化的制约,水系变化与绿洲变迁对古城镇消亡与丝绸之路变迁的影响及机制。由此,阐述自然过程对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
7. 项目成果: 
(1). 基于SIR-CLandsatSRTM、史料等多元地理数据,借助GIS技术,揭示了克里雅河古河道的分布特征,对克里雅河尾闾主要的考古遗址的赋存环境进行了剖析,重建了汉唐时期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克里雅河绿色走廊;

 

1. 克里雅河古河道空间分布影像图

(2). 基于Landsat长时间序列遥感影像,研究了且末绿洲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与驱动机制,结合多源遥感图像、文物普查数据、历史文献以及考古资料等多元数据,揭示了车尔臣河古河道的分布特征,并初步划定了汉代且末古城的疑似存在区。

 

2. 且末绿洲不同年份植被覆盖度情况

 

(3). 基于多分辨卫星影像、普查数据、历史文献以及考古资料等多元数据,借助3S技术,对瓜-沙二州间已消失的芦草沟古绿洲进行了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 发现了5处古城遗址,并对其形制等进行了较详细的勘测与考证,采集到磨制石器、陶瓷残片、砖瓦残片、铁器残片和1枚王莽时期的契刀五百残币;根据汉代都尉-候官-烽燧的军戍建制,开展了汉长城沿线军事防御体系的遥感考古研究;结合P.2005《沙州都督府图经卷第三》等史料,数字再现了武后天授二年(公元691)后瓜-沙二州间新驿道走向、分布及诸驿的空间特征。

 

3. 武后天授二年(公元691)后瓜-沙二州间新驿道及诸驿分布遥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