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遗产

Digital heritage

卧龙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时间:2016-07-06


  1979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所处区域: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
  地理坐标:北纬30°45′— 31°25′,东经102°52′— 103°25′,中心点位于北纬30°51′,东经102°53′。
  海拔:山脉高度1150—6250米。
  总面积:200000公顷,其中核心区119460公顷,缓冲区53020公顷,过渡区27520公顷。
  隶属系统:国家林业局。
  主要保护对象:大熊猫、绿尾虹雉等珍稀物种及其栖息地。
  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常绿林,常绿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
  物种记录:植物约4000种,兽类约96种,鸟类约300种,昆虫约1700种,
  主要人类活动:农业和旅游。
  特殊标识:全球最大的大熊猫饲养、繁殖和育幼基地。
  一般性介绍:
  卧龙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以“熊猫之乡”、“宝贵的生物广谱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等享誉中外。保护区成功创建了全球最大的大熊猫饲养、繁殖和育幼基地,并率先开展了大熊猫野外放归工作。保护区内的“五一棚”,是世界著名的野外大熊猫观察基地。卧龙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是我国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之一,至少有野生大熊猫143只,占我国现存野生大熊猫资源近10%;有圈养大熊猫165只,约占世界圈养大熊猫种群总数的60%,是世界上人工繁殖大熊猫数量最多、种群数量最大的大熊猫科研、繁殖、饲养基地。
  卧龙属于青藏高原气候区的范围,气候凉爽,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称,气温年差小。保护区所在地——耿达乡由于其夏季凉爽干燥的气候条件,吸引了大量老年游客前来长期疗养。作为大熊猫的栖息地,卧龙原生态的自然优势极为突出:深邃的峡谷、立体交错的原始森林、辽阔壮观的高山草甸、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层次丰富,类型多样。
  卧龙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下辖两个民族乡镇,是大熊猫文化、藏族文化、羌族文化融合的区域,特殊的民俗、节庆、饮食和丰富的手工艺品是保护区独特的人文景观。何家大地三圣庙、花红树喇嘛庙和耿达神树坪玉皇庙是当地各民族重要的宗教设施。藏羌族的“毛石墙”和汉族的“木结构”、“瓦屋顶”相融合形成当地独特的建筑风格。
  从三江到转经楼穿越峡谷,向南沿303省道为古代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现在仍为背包客的主要通道。老街作为茶马古道驿站是当地最重要的乡土文化遗产,也是当地居民生活、耕作的家园。
  更多信息请参阅保护区官网:http://www.chinawolon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