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新闻动态

MENU

空间信息技术应用于文化遗产研讨会在京召开

时间:2013-01-04

    2012年12月21日,由国家文物局科技司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简称“遥感与地球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空间信息技术应用于文化遗产研讨会”在京召开。

    国家文物局科技司副司长罗静、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UNESCO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主任郭华东院士,以及来自国家文物局科技司、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UNESCO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简称“世界遗产空间中心”)、国家博物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敦煌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甘肃省考古研究所、浙江省考古研究所、中煤航测遥感局等领导与专家共26人参会。国家文物局科技司科技与信息处处长刘华彬与世界遗产空间中心副主任、中科院遥感地球所研究员王心源共同主持会议。

    罗静副司长在致辞中介绍了本次会议的目的是落实中国科学院与国家文物局战略合作协议,把文博系统和空间信息领域的专家召集到一起,讨论与交流如何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深度结合,把空间信息与文化遗产有机联系,加强这方面的基础研究、探索重大科学问题,使空间信息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之中。他指出,目前遥感考古在文化遗产领域尚处于较浅层的应用,空间信息已经是较成熟的学科,应用到考古领域,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空间信息技术进入到考古这个行业需要进行改造。目前存在重应用、轻基础,重技术、轻科学,使得遥感考古裹足不前。应加强基础研究,充分融合文博领域和空间技术领域的优势,促使遥感考古在文化遗产中的应用走向更大、更广的发展。因此,要开展遥感考古的科技基础性研究工作,争取获得国家在这方面的支持。

    郭华东院士做了“文化遗产信息空间观测与认知”主题发言。郭华东院士从科技发展和学科建设的角度深入剖析了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领域应用中的重要作用、潜力和面临的挑战。郭华东院士指出,全球对地观测体系的迅速发展为科技考古带来了重要契机。历经30余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对地观测大国,在航空航天对地观测领域的科技实力与平台建设达到令人瞩目的发展,但现阶段对地观测技术在文化遗产研究中重应用轻基础、重技术忽视科学问题,尚未把考古、文物保护的现实需求转变为科技需求。应深入研究全波段电磁波与典型遗产地物目标的相互作用机理,从源头探寻针对文化遗产研究的电磁波波段,面向目标的一体化处理,在数字考古这个交叉领域里深入开展基础理论、信息作用机理上的探索,为文化遗产的空间信息需求服务,为构建国家遥感考古体系,创建“空间考古学”学科做贡献。

    清华大学毛峰教授做了题为“文化遗产空间观测与认知需求分析”报告,呼吁要把Lidar对文化地层扫描成果开放性地放到网上,支持多方学者广泛地对文化地层进行研究,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观测、认知人类生态环境的变化中的巨大作用。

    敦煌研究院郭青林副研究员作了题为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问题”的报告。指出由于气候变化将更多影响文化遗产,需要研究全球变化对不同材质文物的影响,加强风险识别影响研究,加强气候变化对不可动遗产的科技保护研究。

    与会代表纷纷发言。专家们就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中的应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并提出了宝贵建议。大家认为: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加强空间信息技术与考古的深度结合,以项目牵引入手,加强文化遗产本身特性研究,建立考古标准数据库和文化遗产地物光谱数据库,开展景观考古研究,深入进行考古遗址探测、认知与预测研究,建立面向考古科学的一个数字化科学研究共享平台,适用空间信息考古综合性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要求。

    罗静副司长在总结时指出,这是一个高效、成果丰硕、非常有意义的会议。为进一步落实中国科学院与国家文物局战略合作协议,要尽快形成一个方案,创建一个创新平台,组建一个研究小组,围绕空间信息在文化遗产中的应用这个主题,把大家的真知灼见凝练成科学问题,推动科技基础性工作,争取国家的更多支持。

研讨会现场

郭华东院士、罗静副司长参加研讨会

 

新闻动态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