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站夜景 中科院空天院/供图 摄
中新网北京2月2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2日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获悉,该院所属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三亚站2020年迎来建成业务运行10周年,这10年间,三亚站一直保持稳定、可靠的运行状态,卫星数据年接收量增长7.4倍,累计完成4万余轨各类卫星的数据接收任务。
中科院空天院介绍说,建成于1986年的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最初仅有位于北京密云的一个卫星数据接收站,卫星接收的范围只能覆盖中国陆地国土面积的约80%。2005年11月,地面站开始建设由北京密云、新疆喀什、海南三亚3个接收站组成的陆地观测卫星数据全国接收站网,以满足中国各领域对陆地观测卫星数据使用的需求,适应国家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密云站、喀什站、三亚站实时接收覆盖范围 中科院空天院/供图 摄
2010年1月,三亚站正式建成并投入业务运行,使中国陆地观测卫星数据直接获取能力首次伸展到南部海疆,解决了中国南海和周边区域长期缺乏遥感卫星数据的状况。目前,三亚站已发展拥有5套天线系统,卫星任务近30颗,成为中国空间基础设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陆地观测和空间科学卫星的数据获取发挥关键作用。
经过不断建设和系统升级,三亚站已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卫星地面站,一些关键技术指标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具备全自动化的卫星数据接收、记录和传输业务运行能力,应急任务响应时间不超过10分钟;具备卫星数据实时快视图像显示和接收质量检测分析能力;接收站至北京总部间的数据传输专线链路,能够实现卫星数据在接收的同时实时传输,有效保证卫星数据传输的时效性;7×24小时不间断连续业务运行,目前数据接收码数率最高可达双向900Mbps;目前支持近30颗卫星的业务运行,设计能力可支持卫星数量达50颗以上。
三亚站全景 中科院空天院/供图 摄
三亚站站长、正高级工程师李振起表示,该站目前承担着中国环境与灾害监测系列卫星、高分系列卫星、资源系列卫星和“墨子”“慧眼”“悟空”空间科学卫星等近30颗中外卫星的数据接收任务。运行10年来,三亚站所接收的卫星数据被广泛应用于国土普查、环境监测、减灾、测绘、城市规划、空间科学研究等众多行业领域,为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科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三亚站承担卫星首轨接收任务 中科院空天院/供图 摄
同时,三亚站参与的“三亚遥感卫星虚拟地面站系统”面向海南地区的地理特点和海南省卫星遥感应用的实际需求,推动海南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旅游等行业领域的应用示范,为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等提供急需的遥感卫星数据资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