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新闻动态

MENU

第二次CAS-NASA全球变化空间观测研讨会召开

来源:AIR   时间:2015-09-16


    9月9日至11日,由中国科学院(CAS)和美国航天局(NASA)主办、中科院遥感地球所和NASA地球科学部承办的“第二次CAS-NASA高亚洲地区全球变化空间观测研讨会”在美国加州召开。 
    目前,高亚洲地区正面临冰川退缩严重、积雪趋少、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急剧变化等问题。区域性全球环境变化评估亟需大尺度环境变化准确监测,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具有宏观、快速、准实时的特点,是认识和解决全球环境变化科学问题的关键手段之一。本次会议旨在“中美政府间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和“中美政府间民用航天合作”框架下,切实推进中美双方利用对地观测技术,开展高亚洲地区冰雪及其次生灾害等的实质性合作研究。来自中美双方多家科研机构和大学的50余名空间观测和冰雪领域的专家参加了本次研讨。 
    会议上,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曹京华和NASA地球科学部主任Michael Freilich分别代表中美双方致辞,希望双方继续加强合作,深入研究高亚洲地区的冰雪主要变化特征、模型系统及其下游响应等问题,并密切合作早日完成中美冰川空间对地观测合作白皮书撰写。 
    中科院遥感地球所所长郭华东院士介绍了自尼泊尔召开第一次CAS-NASA会议以来中方科学团队的研究进展,指出中美双方在高亚洲地区已研究发展了系列空间观测研究技术、方法、模型并积累了诸多典型成果,下一步应重点研究中美在高亚洲全球变化空间观测方法与理论的融合、互补和集成。美国加州大学教授、NASA对地观测计划前首席科学家Jeff Dozier介绍了美方对高亚洲地区冰川、积雪和相关灾害研究的若干进展与设想,期待与中方科学家一起,面向未来5年,就双方和全球共同关心的科学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 
    会议期间,由中美科学家组成的过程建模、数据共享、科学验证三个联合工作组进行了工作进展汇报和深入研讨,围绕高亚洲地区冰雪变化科学问题和理论模型、全球变化敏感因子的空间获取能力及下游影响(灾害和生态)的空间观测方法、高亚洲地区多源空间观测参数集构建和验证等问题开展了分组和集中讨论。联合工作组认为冰雪对于高亚洲的水和灾害等问题具有重要研究意义,需重点研究、理解高亚洲地区冰川和季节性积雪现状和时空变化,及其对水文、生态和灾害风险影响的空间观测机制。通过三天的会议研讨,中美科学家一致认为双方在高亚洲地区的冰雪空间观测研究等方面已有了坚实的合作基础,下一步将进一步凝聚科学思路,从地球系统科学整体考虑区域全球变化科学问题,发挥中美在空间观测和冰雪研究领域的积累优势,开展过程、观测、模型和决策支持研究,形成为高亚洲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的科学工具,并促进建立中美高亚洲区域全球变化空间观测长期合作机制。 
    会议决定第三次高亚洲地区全球变化空间观测研讨会将于2016年3月在中国召开。


中美双方代表在美国猛犸湖区积雪观测站合影

新闻动态

News